碳中和博鳌大会|刘世锦:增量创新驱动的绿色转型
来源: Admin
时间:2023.1.4
浏览:445

2022年11月11-12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中心成功举办。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大会发表《增量创新驱动的绿色转型》为题的演讲。



刘世锦认为,要围绕碳排放“双控”目标,坚持走“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道路,发挥已有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增量和存量有序替代,推动能源和经济社会平稳转型。


刘世锦指出,作为存量的传统高碳能源,尽管目前还有一定的减碳空间,但是越往后空间越小、难度更大,使用成本也会上升;而作为增量的低碳或者零碳新能源,随着产量扩大、技术改进,成本还会下降,因此采取新能源代替老能源的减碳路径可以扩大成本优势,驱动新旧能源比例转换。


从具体实践来看,目前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减碳模式。一是衰退型减碳,即通过缩小工业生产规模甚至停止生产来减少或者停止碳排放。二是增效型减碳,即提高碳生产率,用同样多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三是创新型减碳,即通过采用新的技术、工艺、方法,达到同等产出下的低碳、零碳排放。


“衰退型减碳和增效型减碳属于‘防御型’减碳战略,而创新型减碳则是‘进取型’战略,到目前为止,我国推进减碳工作还是以防御型战略为主,面临的任务是转向‘进取型’减碳战略。


”刘世锦认为,围绕增量和存量有序替代,应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形成三个支柱体系:

第一个支柱是要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碳替减市场。即在获取相同产出的情况下,运用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与原有高碳基准生产方式相比所减少或抵消碳排放量交易而形成市场。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建立“碳资产池”或“绿碳银行”,开展创新型碳替减的核算和交易,实现有效运行后可向外地交易者开放,逐步演变为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市场或者全国性市场。


第二个支柱是要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增量优先”的关键是扩大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而这又直接取决于减排责任体系。建议把减排目标进行分级,形成省、市(区)、县一直到开发区等层面的区域减排计划和可追溯的减排责任要求,由此建立减排责任体系,促进减碳增长、降本提效协同推进。


第三个支柱是要加快推进碳核算工作。无论是碳替减市场还是减碳责任体系,前提都必须要有合格的碳核算基础。应该普遍建立企业碳账户,一些地方还可以酌情建立个人碳账户。


关 于 碳 中 和 博 鳌 大 会

碳中和博鳌大会,是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凝聚多年行业经验,整合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媒体等方面顶级资源打造的在“碳中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峰会,因举办时间一般选在年末,又被业内亲切地称为“碳圈年会”。

会议选址海南博鳌,目前已经举办两届,前后邀请了50余名政府领导为碳中和领域指引前进方向;百余名行业知名专家和内业企业家领袖一起探讨了碳中和成功案例和未来趋势;有近千位碳中和领域的从业者直接参与了会议。


两届大会有启动了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服务工作组、“碳达峰.碳中和”移动大讲堂中国行等项目落地,发布了《碳中和背景下绿色投融资地图研究》、《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报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人碳减排激励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绿色建筑信托报告》、《中国企业碳中和社会责任研究报告》等会议成果报告。


作为中国目前最具活力的行业,碳中和已经成为被市场追捧的新赛道。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根据中节协〔2022〕11号文件《关于公开征集2022年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的通知》和“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核准案编号:0240)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碳中和领域企业贡献奖”的评选活动,以表彰在碳中和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先后向并为华为、中航信托、阿里云、中建三局、腾讯等多家知名企业颁发了“碳中和领域企业贡献奖”。


两届大会先后签署了“中国企业践行碳中和社会责任倡议”(第一届)和“碳达峰碳中和企业行动之博鳌宣言”(第二届),并为腾讯集团、蚂蚁集团、华为集团在内的近70家签署企业颁发了签署纪念杯。同时两届大会通过购买减排量共抵消核算的251吨碳排放当量,实现了每届大会碳中和,为“3060”计划贡献自己力量。



两届大会均在官方微信视频号、抖音号上进行视频和图文直播,网上参会观看总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在各直播间内共有20多万条网友讨论,点赞转发评论总量高达近50万。两届大会共接受了近百家媒体报道,网络搜索量超百万,大会影响力空前高涨。


经过两年的发展,碳中和博鳌大会已经成长为目前碳中和领域涉及细分领域最全、专家阵容最强,会议议题最深、参会企业最多影响范围最广、会议奖项含金量最高、大会成果最丰富的碳中和会议,社会各界对碳中和博鳌大会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秘书处

电话:010-63839809

联系人:张京良18618188220(微信)

邮箱:cnc@cecaweb.org.cn

网址:www.acet-ceca.com



以下为刘世锦演讲原文

刘世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首先祝贺这次论坛的举办,下面我想就增量创新驱动的绿色转型为题给大家做一个交流和讨论。大家都很关心就是中国能源经济的绿色转型,这个转型到底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想我们可以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间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智慧。


这里边就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就是怎么正确的理解和处理好增量和存量的关系,因为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来看,我们会看到很多新生的一些力量,他们由小到大,先开始的时候是一个配角以后转成了主角,增量逐步成了一个主要的角色,比如像民营经济,开始的时候只是拾遗补缺,现在已经成了国民经济中发挥“五六七八九”作用举足轻重的生力军,对外开放也是如此,开始的时候是沿海地区、少数地区“三来一补”,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贸易和投资大国。


那么从能源来讲我认为也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道路,因为根据有关演讲,到2060年的时候中国非化石能源的比重由目前不到20%将会增长到80%以上,也就是说它会从一个配角变为主角。


在这个过程中成本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因为作为存量的传统高碳能源,尽管目前还有一定的减碳空间,但是往后空间是缩小的,难度加大,成本也会上升的,作为增量的低碳或者零碳的新能源,随着产量扩大、技术改进这个成本它会下降,所以新能源代替老能源这个减碳的成本优势他是在增大的,这样的话就会驱动新老能源比例这样一个转换,那么具体来讲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减碳类型。


  • 第一种称之为衰退型减碳,也就是通过少生产甚至不生产来减少或者停止碳排放。
  • 第二种我称之为增效型减碳,就是通过提高碳生产率,用同样多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说用同样的产出使用了比较少的碳排放。我们通常讲节能减排、节约优先等等,大体上属于这种类型的减碳。
  • 第三种类型我称之为创新型减碳,就是通过新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方法,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实现了低碳、零碳甚至负碳的排放,比如我们现在可再生能源,风、光、水、生物质等等,如果用这类技术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就可以实现相同产出的前提下减少碳排放。

以上三种减碳类型,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增效型减碳,应该说增效型减碳是积极导向的,在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的情况下空间还是比较大。但是局限性明显,随着技术和管理的进步,碳生产率的提升空间是收缩的。更重要是这些变化包括其中也会有一些创新,但是属于我们称之为叫做改进型的创新,这个碳的生产率也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所用的资源仍然是高碳的,比如燃煤、电厂目前煤炭使用量现在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仍然是用煤发电,这一点并没有改变。


创新型减碳我感到和前两种类型的减碳它是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讲5个特点或者优势。

  • 第一就是说他是在换技术,是用整个绿色创新的技术去推动这个绿色转型。
  • 第二就是新我们很难给他设定一个边界,其实我们可以发挥一个想象力,如果可控核聚变能够成功我们人类可再生能源这样一个版图将会跟现在是完全不同。
  • 第三可以打幅度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这些年应该说对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很多人不是和乐观,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成本过高。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这些年通过创新以后,这个成本下降也很快,最明显例子就是光伏发电,在过去10年时间里边下降了百分之八九十,目前就从发电这个环节来讲,他已经比燃煤发电成本基本还是要低的,而且有进一步下降的潜力,所以这种变化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大的信心,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可以增强的,因为成本可以降低。
  • 第四点就是它可以带来一些附加的效用或者福利,有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叫做消费者剩余,这是可以增加的,这里边我就举一个例子新能源汽车。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者,你不能说它关注这个减碳,但是他们要买这个车主要的还是看到一个使用成本低,电子设备用起来比较顺手,舒适程度、操控感和过去是大不相同的,另外现在自动驾驶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所以这个产品它是由减碳驱动,但是这个产品提供的这种功能应该说是超预期的。
  • 最后一点我想绿色化和数字化它是天生的一对,所以我们在这个能源或者高碳的行业里面,就是率先进行绿色转型其实也推动了这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或者说使这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走到了其他行业的前边。

我想这么几条总的来讲是想这么一个判断就是创新型减碳它是远超于我们减碳预期这样一个绿色化和数字化的转型过程。

那么我做了一个区分,就是说衰退型减碳和增效型减碳我们可以认为它是防御型战略,而创新型减碳则体现进取型的战略,到目前为止减碳还是以防御型战略为主,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创新型减碳这样一个进取性战略是重要的,但是我们面临任务怎么转向这么一种进取性的战略,有这么几句话:

明确战略,规划先行;创新驱动、有序替代;发挥优势、指标交易;总量考核、平稳转型。

下面我具体解释一下,我们应该建立以碳排放“双控”为目标、减碳与增长双赢的核算方法和运行机制。

这次二十大报告中间对这一点已经做出了明确要求,就是对能源双控是要完善重点是化石能源这样一个控制,同时还是要尽快的转向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这样一个双控这个为主这样一个新的轨道上来。

就是经济增量中新技术替代产生的相对减碳量,如果它大于存量中的增效型减碳量,那么在这个存量中间我们一些高碳生产的高收益部分购买增量中的相对减碳量,即使发生这种购买,那么我们也可以同时实现碳排放总量下降,强度提升增长加快这样一个目标,那么如果我们在存量部分再引入这个技术替代,那么碳排放控我们这个力度还可以进一步加大。

咱们加快落实二十大的要求,以碳排放双控为目标,应该尽快的制定一个新技术、新产业在增量和存量上有序替代,同时发挥已有的产业竞争优势,能源和经济社会积极平稳转型的五年规划和更长时间的规划,应该先搞这么一个规划,具体来讲我认为应该形成一个三支柱体系。

  • 第一个支柱就是要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碳替减市场,落实这个创新型碳替减市场就是指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的替代性排放,可以称为,替代性减碳,也就是运用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在获取相同产出情况下与原有高碳基准生产方式相比,所减少或抵销碳排放量交易而形成市场。
  • 比如说每千瓦时发电,碳排放燃煤大概是一千克或者略多一点,光伏30克,风能10克,如果燃煤发电改为光伏或者风能发电,那么这个碳替减量分别就是970克和990克,由这个碳替减可以形成市场,包括绿电等绿色能源产品,也包括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碳行业能够产生碳替减的产品。比如说像绿氢炼钢,当然也可以包括森林碳汇和其他负碳产品。
  • 当然要建立一个市场也不容易,我们建议开始的时候各个地方可以从各自实际出发,建立“碳资产池”或“绿碳银行”,开展创新型碳替减的核算和交易。起步阶段搞一个地区内部交易粮票,交易结果因为你让外部承认可能也比较困难,但是比如说一个市,市政府组织的交易结果他们相互之间可以互认。
  • 比如说我们在这个市的范围之内那些增量部分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碳替减指标它可以出售,出售以后就可以获得收入,也就是对这个创新的一个奖励,那么另外一些人可以购买这个指标,相应的抵消自己那个减碳额度。从地方政府来讲对外就可以算总账,他们要完成的目标还是国家或者上级政府下达的碳排放双控指标,如果运行有效可以向外地交易者开放,逐步演变为更大范围的区域市场或者全国性市场。
  • 第二个支柱就是应该形成一个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因为我们现在这个增量优先关键就是要对技术创新产品市场需求要上来,而这一点又直接取决于减排责任体系能不能有效。我们建议把国家的减排目标应该分级,也可参照《巴黎协定》的原则,鼓励各个地方的主动性,当然国家还是要根据下一个指标,但是各地应该有主动性,应该提出一些合乎本地实际,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减排目标,形成省市、区、县一直到开发区等层面的区域减排计划和可追溯减排责任要求,这样一个地区或者企业要完成减排任务三个途径,第一自身直接减排,第二生产碳替减的产品。第三就是你还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购买这个碳替减产品的指标,这样的话减排责任体系就可以动员起持续对绿色产品的需求。碳减排这个市场,比如说像碳资产池,或者绿碳银行,这个建立起来之后,配套把这个减排责任体系建立起来,我们有可能形成一个市场导向,促进减碳增长、降本提效协同推进内在机制,这样就可以实现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
  • 具体来讲从一个地区和企业来讲完全可以从各自实际出发,在自己内部没有必要搞“一刀切”减碳指标,而且我们认为减碳应该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事情。有些行业它这个减碳非常有优势,不费劲成本也低,可以多减,另外一些可能是比较困难,或者说他减了以后成本过高,所以他们之间完全可以通过这个交易,通过交易以后这个地方总的减碳目标是可以降低的,大家也可以想一想,我们下面讲那个公示。这样的话各地正在减一些低碳、零碳园区其实国家并没有现在要求你这些搞零碳,其实他们如果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碳替减这样一些产品,他就可以获取相应的收益,就不会因为先减排吃亏。
  • 那么与此同时我们有一些高碳,但是有市场高收益的企业在一定时期能也不一定要限制生产甚至停工停产,因为它收益比较好,你可以拿出部分收益去购买碳替减的额度,平衡自身的碳账户,这样我们给能增长的企业、产业和地区放开发展空间,能增长增长,能减排就减排,通过一个交易体系让每个企业每个地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就是我们就能够逐步的向碳排放双控过渡,接下来可能就不一定实现这个能耗双控,把节能作为一个指导性、鼓励性指标,率先建立这一套机制的地区,应该说对低碳产业也更有吸引力,他们也可以逐步形成一个优先发展包括绿色低碳高载能行业在内的新型绿色产业,给他本地区形成新的增长动能。
  • 第三个支柱就是要加快碳核算,你不论刚才讲的碳替减市场还是减碳责任体系前提必须要有一个合格的碳核算基础,这项工作我觉得现在一定要加快,而且应该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首先把它抓好,要普遍建立企业碳账户,有些地方可以建立个人碳账户,开展ESG评估, 把更多融资活动挪入绿色金融轨道。
  • 碳替减实际上类似于现在CCER这一类的工作它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可以由一些市场化专业机构来做这些,类似于资本市场的证券公司可以提供技术标准这个方面一些核定工作,当然如果违规应该有规则得给他们惩罚,这个应该有严格市场纪律,我们政府主管机构也应该有一个转型,由目前直接审批者转变为政策制定者或者市场监管者指方向、划底线,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整个这一套工作其实完全现在可以用这个数字技术来推动,我是感觉到我们现在推动绿色转型还是要鼓励创新,既有技术创新,刚才讲这些东西实际上是一个政策创新,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可以先试,给出一定的试错空间,取得成功以后,再逐步的推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