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主办的2023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发表《净零碳动能释放零碳红利》主旨演讲。
碳金融来自于气候金融,是从1990年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谈判委员会组建以后形成的概念。潘家华指出,气候金融存在时间上、空间上、主体上的不匹配,因为收益方与投资方的不匹配问题,气候金融仍然是一个挑战。同时,根据巴黎协定目标、碳市场及资金机制规定,不合理的资金来源问题,不合理的收益分配问题(气候投资的资金收益要贡献给全世界)让气候投融资的发展处于困境之中。
潘家华指出,我们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路径与发达国家不同,要科学认识碳达峰,变革迈向碳中和。社会上还有很多人碳达峰规划的认知上还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有三大误解:
一是认为应该把碳达峰的峰值提高一点,以争取我的发展空间。
二是认为碳达峰一定是线性的单一的一个峰值以后不可以再增加了
三是用发达国家的碳达峰时间、路径对比我国
潘家华强调,碳达峰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争取所谓的排放空间是没有意义的。碳达峰不能搞“碳冲峰”,需要避免攀高峰的冲动与高碳投资风险,高碳资产未来有资产搁置风险。同时,气候条件与经济发展都是波动的,碳达峰也应该是波动的,并不是线性的单一达峰,避免教条式、“一刀切”式减碳。
对碳公平的问题,潘家华指出,按照控制温度在1.5度的目标,全世界碳排放总量只有3800亿吨碳,我们一年115亿吨,30年时间我们都用完,而目前中国人均历史累计排放已经是第三,如果按照115亿吨排放量,十年内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如果单纯的谈碳公平的问题对碳中和目标达成无益。
潘家华指出,要充分认识碳风险,特别是高碳资产的资产搁置带来的巨大金融风险,以及高碳能源及高碳产品的消费市场被挤出的风险。为此,潘家华建议从长期来看,煤炭产业风险较大,短期内应该提质增效、长期看应该有序退出。
对于碳捕集技术及碳汇技术,潘家华指出碳捕集技术存在规模小、成本高、缺少地质空间 、高风险、低效率等问题;而全国森林固碳能力与碳排放能力存在数量级差异。总体而言,碳移除的净零碳路径,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弱,多赢效益有限,潜在风险较大。
潘家华指出,零碳能源革命已然发生,市场动能强劲。2021年全球电动车渗透率超过10%,中国占增量50%以上。全球电池需求将从当前340GWh增长到2030年的3500GWh。潘家华强调高碳能源向零碳可再生能源变轨发展而引发的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是气候资金与市场新动能,因此,要做好从垄断科层的化石能源到分散扁平的可再生能源转型,充分迎接从工业文明时代到生态文明时代从能源类型到、分布特征、生产及分配关系、市场结构、消费者和净零碳转型技术发展方向等不同层面的巨大转型,而在这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改变思路和观念的问题。
潘家华学术著作一览:
潘家华等,2023。中国碳中和:目标内涵与转型路径。经济管理出版
潘家华等,2023。北京碳中和205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潘家华,张莹,李萌。2023。《碳中和的县域贡献与战略路径——全国小水电先进县湖北兴山碳中和2035的案例研究》。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潘家华,李萌,娄伟,张丽峰,孙丽丽。2021。中国不同区域低碳协同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载: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课题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中信出版社。Pp.21-46。
潘家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净零碳现代化,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11期。Pp.13-17。
潘家华, 欧洲能源危机与全球气候治理。国际经济评论。2023年第1期。Pp.9-14。
潘家华 李雨珊,净零碳目标进程的知性悖论与陷阱规避。阅江学刊。2023年第1期。
潘家华,孙天弘. 关于碳中和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22,22(5):45-59.
潘家华. 碳中和:需要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发展范式转型[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1):5-11.
潘家华.碳中和革命的发展范式转型与整体协同[J].阅江学刊,2022,14(01):19-33.
潘家华. 碳中和催生能源市场新格局[J]. 中国国情国力,2021,(12):1.
张丽峰,潘家华. 中国区域碳达峰预测与“双碳”目标实现策略研究[J]. 中国能源,2021,43(07):54-62+80.
潘家华. 中国碳中和的时间进程与战略路径[J]. 财经智库,2021,6(04):42-66+141.
李萌,娄伟,潘家华,张丽峰,孙丽丽. 基于区域合作的中国五大区域碳达峰情景研究[J]. 中国能源,2021,43(06):12-18.
潘家华,廖茂林,陈素梅. 碳中和:中国能走多快?[J]. 改革,2021,(07):1-13.
潘家华. 压缩碳排放峰值 加速迈向净零碳[J]. 环境经济研究,2020,5(04):1-10.
关于中国碳金融论坛
中国碳金融论坛是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凝聚多年行业经验,整合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媒体等方面顶级资源打造的碳中和金融领域峰会,论坛旨在通过专家解读、企业分享、项目对接,帮助企业获得政府、市场的金融工具和资金的支持,进而帮助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减少成本和扩大收益,增加企业的正向收益,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2023年首届论坛将重点关注碳金融体系,探索中国碳金融市场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投融资机会,助力碳基金、碳债券、碳保险、碳信托等碳金融现货、远期产品多元化创新,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协同共赢以及真正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碳中和贡献智慧。
2023首届论坛上,共有近六十余名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会发表演讲、对话、600余家企业代参会,现场气氛热烈。论坛共举行了五个项目的落地签约颁发仪式及碳中和领域精品项目路演环节,九家路演企业60余家金融、投资机构现场路演、洽谈,达成多项意向投资,预计金额超10亿元。大会还在官方微信视频号进行视频和图文直播,各媒体平台网上参会总人数超10万人次,大会接受了30余家媒体报道,大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3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回顾
"降碳增金 绿色赋能”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一)
“降碳增金 绿色赋能”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二)
“降碳增金 绿色赋能”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三)
中国碳金融论坛|赵鹏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金融领域的支持。
中国碳金融论坛|赖晓明:碳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
中国碳金融论坛|徐华清:未来将积极探索碳金融业务创新
中国碳金融论坛|雷曜:人民银行正在加快推进基于碳核算的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体系建设
中国碳金融论坛|朱民:全球经济复苏下的绿色投资与增长机会
多项目签约发布,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成果丰硕
【路演专场】首届中碳金融论坛碳中和专场精选优质项目路演成功举办
潘家华主任作大会总结报告。潘家华指出,本次论坛与会专家思想碰撞,新的认知、新的思路可谓是层出不穷;今后要把论坛打造成碳金融领域的“达沃斯”,让碳中和产业链各方相互交流、建立联系、相互帮助。
对于投资应该聚焦哪一些领域的问题,潘家华总结和梳理了大会上各位领导专家主要提及的五个赛道,分别是:
(一)生产侧的零碳赛道,包括零碳的风、光、水、生物质等零碳能源领域以及储能领域。
(二)消费侧赛道,包括热泵、纯电动汽车、隔热材料等。
(三)碳移除赛道,包括CCS和碳汇等
(四)碳的信息和服务赛道,包括各种碳的核算、监测、统计、大数据分析以及交易等金融服务。
(五)国际赛道,碳中和的技术、标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赛道。
潘家华强调碳金融前景广阔、机遇多多、潜力巨大,同时我们也需要更科学、更务实地开展工作,规避风险,走向世界。
最后潘家华宣布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已完成了所有的议程,论坛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