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动能·绿色雄心”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来源: Admin
时间:2023.8.5
浏览:324


2023年7月20日-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吕学都;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陆冰清;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洁;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佟庆;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宋忠奎、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和相关领导等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


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宋忠奎主持开幕式

论坛以“零碳动能·绿色雄心”为主题,通过政策解读、专题演讲、主题对话、项目路演等形式,介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研讨我国碳达峰技术路径、碳中和规划以及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并分享节能减碳技术案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

姜培学理事长在欢迎辞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它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同时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碳交易市场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重要机制,对于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借助论坛这个机会,让人们更加关注我国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工作,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市场。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

王金南院长通过视频向参会代表致欢迎辞。王金南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碳市场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互为补充组成,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即将重新启动,对于推动碳市场的发展需要六方面的措施:一有序扩大全国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二确定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建设路线图;三建立透明碳市场机制;四增加碳市场参与者;五加强碳市场监管;六推动多方合作。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

马培华副主席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

开幕式-名家‘论’碳,由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名誉主任杜祥琬

杜祥琬院士在《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节能是第一能源。要强化经济和产业循环发展,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驱动。对于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问题,杜祥琬院士指出首先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同时强调科技创新才能支持实现“双碳”目标,双碳目标达成还需要重大关键技术突破。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

刘燕华主任重点介绍了关于能源安全的思考,对于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刘燕华指出,2022年中国煤炭消费增长油气相对下降,清洁能源比例有所上升,推动双碳目标必须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同时刘燕华主任指出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对于国家来说是转型发展的空间,对于产业来说是未来潜力与产业份额,对于企业来说是机会和预期。我们要先立后破、居安思危,同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经济建设、能源安全和新国际竞争实现自立自强。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

屠光绍委员在《促进市场有效互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旨演讲中通过案例分析指出,要促进碳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融合与互动,构造碳交易市场定价到碳资产投融资管理到碳金融市场的完整链条。一是要实现碳排放权市场扩容机制,包括行业范围扩容、产品工具扩容和投资人扩容,完善碳配额分配机制和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二是要深化资本市场的功能,从融资到投资,进一步推进碳资产管理,并发挥资本市场跟碳资产有关兼并收购、资源配置的作用;三是要创造良好的生态,完善数据体系、信息披露和会计制度等基础设施,发挥投资人作用,加强监管协同,促进两个市场之间的有效互动。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

徐华清主任在《碳达峰碳中和与碳市场碳定价》主旨演讲中,解读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要义与碳市场碳定价在其中的定位及作用,介绍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最新进展,并指出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

严刚副院长在《中国碳市场建设运行与展望》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情况。严刚指出,下一步需要立足于碳市场成为低成本减排、有效工具核心技术目标的基础上,在进一步扩大行业的覆盖范围、完善分配方法、推动和完善市场调控政策及进一步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四个方面加强相关的工作。在未来碳市场扩围的问题上,严刚指出下一步要加强行业边界和范围、配额分配、不同市场政策衔接和夯实全国碳市场监管能力建设这几方面加强技术研究。


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CEO李嘉

李嘉为参会者分享了统一石油在低碳发展和ESG方面的成功案例。李嘉指出,减碳是降成本并不是加成本,是增加价值。同时降碳可以提升公司的价值,也能提高客户的信心,统一石油的成功案例在如何做降低减碳成本,增加减碳收益方面,为生产类企业打造了优秀的样板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

潘家华学部委员、主任为开幕式做总结报告。潘家华指出从能源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意味着碳市场的空间合理和前景乐观。潘家华主任对碳市场做出生动有趣的形容,他指出碳市场现在是色香味俱全,交易过程中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陈,有和风细雨时段也有狂风骤雨时光,各方需要砥砺前行,开拓一个新的阶段。

主题演讲

在主题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现状、发展及国际挑战”的主题论坛环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陆冰清;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洁;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佟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副研究员孙亮;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气候事业部部长周才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路孚特碳研究组分析师宋雨彤;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张帅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陆冰清

陆冰清从历史、制度体系、政策法规、交易结构、内容等方面,介绍了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历程、交易现状和运行特点。陆冰清指出随着履约周期的深入,企业主动开展碳排放管理意识明显提升,相当一部分企业会关注市场变化,主动多次参与交易来完成自己碳管理的工作。陆冰清介绍了《2023—2025年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报告的通知》、《2021、2022年配额方案的发布》以及《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2022年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出台对于碳市场及参与企业的影响,并从条例出台、数据质量、市场扩展和主体市场能力提升四个方面解读了碳市场下一步工作。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洁

于洁处长从双碳能力建设的需求,数据的质量、碳核查三个方面分享了第三方机构工作过程中间如何提升“双碳”能力建设。于洁指出双碳能力建设方面,目前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双碳”标准体系缺失、专业人才不足、市场化机制降碳不明显等问题。于洁强调,去年《标准化法》为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提了非常高的地位,但现在标准的发展速度还跟不上目前发展需求的速度。在数据质量层面,于洁指出数据质量作为碳市场建设的基础在制度设计、配额分配、企业履约、促进行业减碳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佟庆

佟庆老师通过视频为参会者分享了《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和行业纳入顺序分析》的主旨演讲。

佟庆从”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基础条件”,”纳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报送的工业行业特征与分析”,”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的时间计划建议”,”配套政策建议”五个维度,深入解读了碳市场扩围的相关问题于进度。在社会最关心的全国碳市场”扩围”行业纳入时间表上,佟庆指出:目前看来,“十四五”和“十五五”是我国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有力时机。2024年前有希望把水泥和电解铝纳入。2024和2025年期间,希望进一步纳入钢铁、原油加工、乙烯生产、合成氨生产、甲醇生产和造纸行业。2026—2027年可以考虑纳入其他化工行业、平板玻璃行业和铜冶炼行业。2028往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降低覆盖企业排放门槛值以及其他适合的子行业纳入。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副研究员孙亮

孙亮研究员为参会者带来了《国家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标准解读》的主题演讲。孙亮介绍了国际标准到国内标准的不同标准关系图谱,及目前我国双碳标准体系的组成、制定。孙亮指出,双碳”标准体系中,有多维、多层次、全覆盖的特点,目前《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是标准化领域最高纲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里面也提到低碳和绿色发展需要标准保证。除此之外,国家“双碳”标准体系,还包括工业、交通、城乡建筑、农业、林草、金融、公共机构这些不同领域的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团体、企也不同层级的标准。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气候事业部部长周才华

周才华为参会者带来了《发电设施核算指南》的思考。周才华介绍了《发电设施核算指南》的编制过程及核算要点及修订后的《指南》变化等内容。周才华指出,《指南》相当于建一个水平线,是维护碳市场公平公正,提供碳排放数据质量的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体系,规范和明确企业碳排放管理的要求,增强碳排放制度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社会非常关心的《发电设施核算指南》的变化点,周才华介绍了新增生物质掺烧热量占比计算方法、非常规燃煤机组给出专门单位热值含碳量的确诊值等十个方面的变化和修改。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路孚特碳研究组分析师宋雨彤

宋雨彤带来了主题为《EU ETS 和 CBAM 展望》的主旨演讲。宋雨彤介绍了EU ETS(欧洲碳市场)和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发展历程,碳价走势以及未来走向。重点介绍了EU ETS 和 CBAM的关系。宋雨彤认为CBAM是EU ETS配套政策, CBAM纳入什么行业、什么产品的时候,要对标EU ETS是否有相应产品和相应行业。对于CBAM的影响,宋雨彤指出,欧盟从中国进口额占比约3.2%,主要影响集中在钢铁和铝两个行业。


美的楼宇科技研究院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张帅

张帅为参会者带来了《工业园区数智低碳解决方案与案例分享》的演讲报告,深入解读了美的基于IBUILDING数智低碳平台,打造的数智低碳园区全场景解决方案,以及园区零碳实施路径等成功案例。

主题演讲

在主题为“中国绿色投资与“电-证-碳”市场的衔接 ”的主题大会环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总监、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绿色金融与创新发展部常务副主任陈刚;中央财经大学绿色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崔莹;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周永章;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刘畅;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盈科律师事务所,盈科全国双碳法律服务中心碳中和专委会主任刘新海分别发表主旨演讲,本环节由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市场总监王维春主持。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市场总监王维春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

柴麒敏主任在“全球气候投融资及权益类市场趋势前瞻”的主题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投融资的现状,特别是绿色金融的发展及碳金融的发展。柴麒敏指出,目前,金融市场中很多工具和产品创新也逐渐投射到碳市场当中,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对于碳金融方面发展,柴麒敏指出去年证监会发布了碳金融产品行业标准,提出未来要发展三类重要的工具,分别是交易工具、发展融资工具和支持工具,涉及碳指数和碳保险等。财政部出台会计管理办法,把碳资产作为资产项,未来将列入资产负债表和财务报表中。从目前来看,对照欧美主要市场,特别是碳金融衍生品有序发展后,中国碳市场规模非常值得预期。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总监、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绿色金融与创新发展部常务副主任陈刚

陈刚介绍了中国证券行业绿色金融的发展趋势与实践,陈刚指出:碳市场的建立为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碳业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证券行业将在促进碳的合理定价、促进纳管企业节能减排降负碳、参与各类减排项目、提供多种资产管理方式以及助力企业风险管理等五个层面开展涉碳业务发展。陈刚还介绍了东方证券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业务开展情况。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崔莹

崔莹副院长分享了“如何激活各类市场的金融属性”的主题演讲,深入解读了中国碳金融发展情况和建议。崔莹分析了三大类碳金融产品的作用,融资工具可以助力企业进行融资,盘活相应的碳资产改善现金流情况;交易工具可以帮助碳市场进行价格发现;碳市场支持工具,可以进行风险的管理,指数可以支持和跟踪“双碳”的进展和价格波动。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周永章

周永章教授发表了题为《未来可期—重构我国自愿减排市场新格局》的主题演讲,周永章指出,明确碳排放权是达成我们双碳目标的最小社会成本解决方案,从政策上、从经济上鼓励减排资源向有利于减排的企业转移。

对于自愿减排市场重启后的未来发展,周永章教授表示,我国自愿减排市场强势回归必将形成崭新的格局,自愿减排市场是激活激励更多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有利于支持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项目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刘畅

刘畅处长详细介绍了,深圳碳市场、碳金融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深圳碳普惠项目的运作方式。刘畅指出,通过对深圳碳市场2013—2021年的工业企业进行追踪,发现在碳市场企业工业值增加了62.65%,同时碳排放强度下降了42.07%,实现双向脱钩发展。对于深圳碳普惠的发展,刘畅指出碳普惠愿景是惠及公众多维绿色生活的大数据,通过积分激励、交易和碳中和的抵消实现价值,形成商业可持续机制。碳普惠管理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非常重要,包括方法学、核证减排量、积分管理、场景管理,目前深圳已经有第一批落地,形成了完整的实践闭环。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

何锦峰董事长发表了《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四川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四川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发展历程、特点等。何锦峰指出作为单品做CCER交易的市场,四川碳市场依靠服务、开放包容、培育市场和工具开发四个特点,打造成为2022年CCER交易量排名前三的地方碳市场。


盈科律师事务所,盈科全国双碳法律服务中心碳中和专委会主任刘新海

刘新海律师发表了《碳交易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要点》的主题演讲。刘新海律师总结了碳交易六大法律风险点,包括主体方面、标的方面、履约方面、交易方面、交叉违约方面以及合作开发方面,通过真实的案例,深入解读了碳交易风险点及应对措施。同时针对以上风险点,刘新海律师作了五点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建议。


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吕学都

吕学都主任做大会总结,吕学都指出,这是一场有着高度专业化、职业化、高端化标签的论坛。在企业如何做好战略布局来讲,吕学都指出,知己知彼、知上知外。知己是对本企业现在和未来要了解,知彼对于外部当下和未来碳账本要了解、知上指国家国际的政策,知外指海外投资。只有在以上四点很清楚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做好企业和机构的碳战略布局。

高峰对话环节

在主题为“自愿碳减排市场重启,价值与空间“的高峰对话环节,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陈亮;全球金融专业人士协会首席专家姚弈;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朱伟卿;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国军;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斌;上海麟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洋共同参与了对话讨论,企业代表们分享了对自愿减排市场重启后的理解,以及自身企业在碳市场相关领域的布局,为参会者带来了更多借鉴案例。


在“双控”转变,未来已来,机遇与挑战的高峰对话环节,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总监、总监助理兼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绿色金融与创新发展部常务副主任陈刚;山东碳管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延军;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会员合作中心资深主管王斐;江河红正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邬林燕;长江双碳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赵柟分别介绍了企业在碳排放、碳交易市场、双控转变及城市低碳等方面作出的案例。


启动发布环节


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

论坛开幕式期间同期举办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行业规范自律宣言》发布仪式和《智碳优选平台推介仪式》,同期召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现状、发展及国际挑战”和中国绿色投资与“电-证-碳”市场的衔接全体峰会及两场高峰对话。


《碳排放权交易行业规范自律宣言》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中国政府推动碳中和的强有力环境政策工具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促进企业减排、技术创新、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合作及引导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落地,同时作为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规律,联合了20余单位共同签署和发布《碳排放权交易行业规范自律宣言》,推动碳排放权市场稳步规范发展。


智碳优选平台上线发布仪式

智碳优选是一款专注于绿色建材领域的互联网产品。旨在构建建筑建材行业减碳论证和追踪体系,为企业提供可视化绿色低碳建材产品信息数据,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让多方合作提高效率。


零碳工厂认证证书颁发仪式

论坛举行了零碳工厂认证证书颁发仪式,钛和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为无锡普洛菲斯电子有限公司、施耐德(无锡)变频器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设备工程(西安)有限公司颁发零碳工厂认证证书。


大会碳中和

本次论坛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提出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倡议,助力碳中和目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根据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的相关方法核算,本次论坛产生的碳排放为32吨二氧化碳当量,主办方通过购买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实现碳中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于洁为本次论坛颁发碳中和证书,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挺代表主办方接受证书。

大会总结

第五届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

本次大会,共有四十余名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企业领袖参会,针对社会关注的碳市场扩容、碳市场未来发展等相关热点话题发表主题演讲。

大会现场共组织了2次高峰对话,共有10名来自碳中和领域的知名企业代表参与了圆桌讨论,分享了他们在各自细分领域的成功经验,也为参会者提供了更多成功案例参考和合作机会。

国家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决策者、生态环境专家、经济学家、布局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投资机构中高层、碳市场服务机构高管代表近六百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论坛积极与参会各方协作,推动各类项目落地签约发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论坛上先后举行了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行业规范自律宣言》、智碳优选平台上线发布仪式、零碳工厂认证证书颁发仪式等环节。通过推动不同层面项目的实质落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大会还在官方微信视频号进行视频和图文直播,网上参会总人数高达10万人次,大会接受了30余家媒体报道,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发布会议相关新闻,新闻总阅读量近三百万,论坛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届论坛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