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回顾|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
来源: Admin
时间:2023.11.21
浏览:166

2023年11月3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在海南博鳌胜利召开。


本次大会以“碳中和新时代-机遇,发展,共存”为主题,充分发挥“碳中和年度盛会”的会议特点,总结了2023年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和发展成果,宣传表彰了碳中和领域杰出贡献的品牌和企业,发布了碳交易行业报告和相关标准,分享了低碳创新与绿色生产的前沿技术、产品与服务,探索了双碳未来领域发展的新潮流、新方向,通过展示优秀企业、优秀成果、优秀案例和优秀应用,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谱写了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新篇章。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原参事刘燕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蒙晓灵;海南省第四届省人大常委、海南大学原副校长傅国华;中共琼海市委副书记、琼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傅晟;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亚开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吕学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少山;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副主任宾晖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兼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忠奎;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洁分别主持了开幕式及全体大会等环节。


开幕盛典


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中共琼海市委副书记、琼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傅晟;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少山为大会致欢迎辞,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为本届大会致辞,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兼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忠奎主持了开幕式。


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兼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忠奎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

姜培学院士作为主办方代表,通过视频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辞。在欢迎词中,姜培学院士指出:“碳中和不仅仅是能源和环境问题,更是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机遇,通过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碳排放的监管措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碳中和不仅将为企业创造新的商机,也将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就会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中共琼海市委副书记、琼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傅晟

傅晟市长代表本次大会的承办地琼海市博鳌,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辞。傅晟市长指出,作为碳中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年度峰会,此次大会发出的博鳌声音必将为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乃至中国和全球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智慧力量。傅晟市长还介绍了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工作。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少山

徐少山作为联合主办方代表,为本次大会致欢迎辞。徐少山指出,在全球治理领域,随着美国的全球影响力逐渐下降,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能源领域所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显著增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今年,欧盟碳关税(CBMA)和电池法案生效,我国CCER市场重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新挑战,抓住时代新机遇,坚持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守底线、保质量、敢创新,积极寻求在科研、标准化、技术、业务模式等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

马培华主席为大会致辞并指出,绿色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绿色发展是扭转发展困境与解决气候危机的有力手段。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全体大会


在全体大会环节,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原参事刘燕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志辉发表主旨演讲,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洁主持了本环节发言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洁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

屠光绍发表了题为《服务碳中和与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主旨演讲。屠光绍在演讲中指出,碳中和是驱动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未来更好服务碳中和,全球金融体系需加快三方面的重大变革:第一是要求可持续金融在全球金融体系重要性必须不断提升;二是可持续金融自身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三是可持续金融资源配置持续改进。同时,在金融服务碳中和过程中,中国应该通过完善可持续金融里面结构、不断为全球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资源、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制度建设和治理等形式更多促进全球金融体系变革中发挥更多作用。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刘世锦发表了《以全口径碳核算促进创新驱动的低碳绿色产业替代》的主旨演讲。刘世锦在演讲中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通过创新打破碳排放空间有限对发展的约束,创新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其中最重要的矛盾就是减排和增长的矛盾,把冲突关系转化为相关协同且共赢的关系,为此中国能源和经济应该也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用绿色低碳新产业替代原有产业速度加快以后,对企业提升研发能力、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强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市场规模优势都有好处。刘世锦介绍了创新合型“碳替减”理念、优势、意义和价值、及“碳替减”市场应用等。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原参事刘燕华

刘燕华在《实现双碳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达峰之前是立的关键期,目前距离2030年只有7年时间,非常紧迫,需要脱胎换骨的准备,布局。同时,我们必须推动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机制革命,国内统筹与协调在于打破条块分割。绿色技术代表实力与竞争力,今后在绿色能源变革过程中“胜者通吃”是国际竞争的主流。刘燕华强调,自身发展阶段和需求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因,我们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自立自强,也要在绿色产业体制机制上进行革命式的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

潘家华在《全球盘点进程中的气候资金悖论与国际利益博弈》中指出,《巴黎协定》第十四条要求缔约方定期盘点协定的执行情况以评估长期目标进展(即“全球盘点”)。2023年是第一次正式全球盘点,此后每五年进行一次。盘点的结果要作为各个缔约方国家提振气候雄心和国家自主贡献、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和依据。盘点的导向是不断地走向零碳,对全球进程也有推动的作用。全球盘点的时间进程来看,化石能源排放时间进程显然与全球盘点进程有差距。潘家华强调,我们的优势在于零碳可再生能源的产能、产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全球盘点必须聚焦零碳转型,同时中国应该充分发掘自身在零碳转型中的优势,自主动议,重构话语,强化长远战略定位,推动全球共同实现零碳发展。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

黄迪南介绍了申能集团在低碳绿色发展中所做的工作,包括提高煤电效率,大力发展零碳、布局氢能、环境治理和技术攻坚五个方面。对于申能下一步的发展,黄迪南指出未来申能将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动氢能发展和积极布局新型能源领域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志辉

吴志辉介绍了象山基层“双碳”工作的实践情况,特别是以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与区块链新技术为核心,聚力打造的“双碳大脑”项目。“双碳大脑”项目以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推进进展,充分发挥了区块链技术特性,确保“双碳”的数据安全,奠定了项目数据的可靠性。


下午举行的全体大会环节,海南省第四届省人大常委、海南大学原副校长 傅国华;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潇;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总监方西霖;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双良低碳设计院副院长张振新;浙江云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云;河南安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维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岑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本环节由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主持。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


海南省第四届省人大常委、海南大学原副校长傅国华

傅国华指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陆地碳库的 20 倍、大气碳库的 50 倍。海洋每年吸收约 30% 的人为排放二氧化碳,可储存数千年,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负排放潜力巨大,是当前缓解气候变暖最具双赢性、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途径。傅国华介绍了中国蓝碳交易的案例,并对未来如何发展蓝碳产业,提出了7大方向,包括:发展壮大红树林产业、开发盐沼碳汇产业、开发海草床相关产业、发展大型藻类养殖、发展海洋牧场产业、发展贝类养殖业及海洋能源、碳捕捉技术产业等其它碳汇新业态。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潇

张潇在《国内国际自愿减排交易现状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中总结和梳理了国际、国内两个自愿减排市场情况。张潇指出,强制市场是全球主要的碳市场,自愿减排市场作为碳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增长势头增长强劲。市场需求来看,随着全球进入碳中和的时代,各类机构对自愿减排碳信用需求持续增加,据统计全球自愿减排市场需求到2050年有望达到70—130亿吨,相比2020年增长100倍。据此估计,到2030年全球自愿减排碳市场有望达到500亿美金的规模。张潇还介绍了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运行情况。


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总监方西霖

在消费者最关心的造纸与森林的关系问题上,方西霖指出,金光的森林可持续管理理念中强调木片原料和纸产品都不包含天然的木纤维,从采购时候开始要确保所有原材料来自于人工林,不会破坏天然林。同时在确保原材料、所有产品都来自于人工林的前提下,还要额外保护超过50万公顷的天然林。方西霖还展示了金光纸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的其他成果。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双良低碳设计院副院长张振新

张振新介绍了双良在碳中和领域所做的主要工作。在能源供给侧,主要是化石能源清洁化替代技术;能源需求侧,主要是节能节水提效降碳技术,以及双良数字化管理节能降碳解决方案和双良二氧化碳捕集负碳技术等。


浙江云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云

南云分享了“双碳”背景下“多能互补”城市建设运营思考与运用。南云指出,能源转型首先是能源结构的调整,从高碳向低碳转变,其次要看系统融合性,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融合和分布式融合。南云强调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的运营模式在能源结构变化中发挥突出作用,特别是运营模式,是决定了所有能源是不是可以支撑复合的关键所在。南云介绍了浙江云碳的“能-碳”数智平台项目、新能源充电案例及其他综合能源案例等。


河南安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维前

吕维前指出,交通运输行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河南交通集团极推动可持续交通运输减碳实践和碳代替等技术创新,通过积极推进工业化建筑、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推广数智化管理、打造交旅融合智慧开放服务区等形式,打造了上罗高速项目,被交通运输部评为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自然资源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等。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岑

李岑指出作为新一代技术创新发展的数字底座,数据中心和算力基础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忽视的关键设施,截止2022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总能耗量达到了1300亿千瓦时,同比前一年增长了16%,并且仍然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数据中心碳排放总量接近于全国碳排放总量2%。利用节能技术降低POE,增加上架率,是数据中心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

李岑介绍了中通服设计自主研发的C—Cooling平台及中通服设计在绿色数据中心设计、提升绿色运行能效、研发绿色创新技术、践行绿电低碳发展理念等方面作出的成果。

在11月4日举行的全体大会环节,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副主任宾晖;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邰俊;新希望服务集团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陈静;寰智(深圳)绿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翟生强;曼冰集团碳启城科技联合创始人、复旦大学研究生导师(兼职)、全球碳治论坛理事唐燕琪等专家领导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主持了本环节。


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

柴麒敏指出到目前为止不完全统计已经有3000多家企业参与了全球碳中和进程,其中有1000多家明确提出了范围清晰的碳中和目标,这些国家和企业提碳中和目标后,将通过供应链、产业链把碳排放压力传导到中国、东南亚等生产基地中来,对次我们压力较大。柴麒敏介绍了传统石化化工行业、大型新能源装备行业、车辆和燃料行业的碳足迹及碳排放标准开展情况。柴麒敏强调,全球零碳产业和金融发展是全球新发展的大赛道,需要企业持续关注,同时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快推动更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推动更多碳资源化利用的项目,以此来减少碳排放。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副主任宾晖

宾晖指出CCER是清洁发展机制 (CDM)的有机延续,是强制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同时CCER与全球接轨已经在启动。宾晖强调,CCER的重启有助于激励非履约企业参与碳市场,也有助于控排企业积极参与履约,能提高全国市场的流动性和保障碳价的稳定性。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邰俊

邰俊指出,固废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所有行业碳排放量在1.5%—3%之间,随着八大高碳行业积极降碳,占比未来有可能进一步上涨。对于固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邰俊指出以上海为例,在人均垃圾排放量增长情况下,固废碳排放处于增长的过程,达峰压力较大。邰俊介绍了上海环境集团在减碳方面做的努力,包括构建固废碳管家数字化平台、积极开展低碳研究、打造低碳固废园区、碳资产开发实践等。


新希望服务集团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陈静

陈静指出,碳中和和ESG是推动企业内外驱动,实现行业高质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董事会治理、ESG专项架构推动,培训、科技应用、以及对外披露,是企业推动碳中和的重要途径。陈静介绍了新希望服务在ESG和碳中和方面作出的努力,包括资源节约、碳减排计量、清洁能源使用、制定能源管理的解决方案等,与此同时,新希望服务还将拉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为碳中和做出贡献。


寰智(深圳)绿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翟生强

翟生强发表了《近零碳排放区建设与碳资产增值》的主题演讲。翟生强指出超大型城市是降碳的主要对象,而近零碳产融新城是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联动形成的最终形态。翟生强介绍了寰智(深圳)绿色发展在近零碳产融新城的全生命周期内通过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运营创新,形成的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曼冰集团碳启城科技联合创始人、复旦大学研究生导师(兼职)、全球碳治论坛理事唐燕琪

唐燕琪指出,碳排放数据,减排技术,资产交易是企业碳资产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其中高质量碳排放数据是碳资产计算的基础,是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本要素。唐燕琪介绍了碳启城帮助企业在高密度碳资产底层数据的核查、低碳集成创新以及碳资产增值保值等方面作出的成绩。


亚开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吕学都


吕学都在大会总结中分析了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的各种机遇,在技术上,实现“双碳”目标的大部分技术没有成熟,现在启动“双碳”关键技术研究也为时不晚,同时一项技术从研发到推广的窗口期也将给很多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市场上,包括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低碳产品市场、低碳技术和装备市场、“双碳”人力资源市场等碳市场的外围市场今后可以发挥更多作用;在人才上,需要培育有全球视野能够管理国际“双碳”业务的高水平人才;同时企业要有全球视野,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投资涉及到的“双碳”业务,都将为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圆桌对话

绿色发展的共同雄心

在主题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和需求,创造经济和生态价值”的圆桌对话环节,内蒙古伊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孟毅;宁波甬金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巧敏;中南建筑设计院EPC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高思;上海有方前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战略合伙人于瑞林;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主管杨威;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部高级经理黄黎巍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企业在节能降碳领域做出的创新和成绩,本场对话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创新发展部部长张京良主持。


圆桌对话

市场机遇可期,商业价值体现

在主题为“中国特色生态环境交易市场与ESG评价体系”的圆桌对话环节,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ESG可持续发展办公室战略总监徐菁;DEKRA德凯认证可持续认证总监林国华;广东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辉;丽水学院绿色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崔淑芬;射阳文旅集团副总经理;沿海双碳公司负责人戴广来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企业ESG、碳市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本场对话由中国节能协会副会长孟帆主持。


圆桌对话

寻找绿色发展的共存之道

在主题为“服务绿色经济,探索多元共存”的圆桌对话环节,蔚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郑圣音;广东广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光辉;上海碳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彦翔;萃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张燕;广东碳元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嘉坤;洛阳腾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雪玲;海南三聪药业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仕泽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本场对话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创新发展部部长张京良主持。


同时大会还举行了2023“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碳中和领域企业贡献奖“颁奖典礼;《2020-2022年度全国碳市场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仪式;《近零碳产业园建设与运营规范》、《近零碳社区建设与运营规范》等标准发布,现场气氛热烈,大会成果丰硕。

奖项颁布


2023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碳中和领域企业贡献奖颁奖典礼

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碳中和领域企业贡献奖是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根据中节协〔2023〕9号文件《关于公开征集2023年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的通知》和“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核准案编号:0240)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碳中和领域企业贡献奖”的评选活动,以表彰鼓励在碳中和领域做出重大技术创新、提供优秀解决方案、突出贡献的企业。



以申能、浪潮、上海环境集团、河南安洛高速、蚂蚁集团、宜宾五粮液、远景科创、云南铝业、钛和认证、伊利集团、康师傅、中国电信(南京)、金红叶纸业集团、格兰富(中国)、东方证券等多家知名企业和优秀方案荣获了此项殊荣。

报告发布


《2020-2022年度全国碳市场行业发展报告》发布现场

《2020-2022年度全国碳市场行业发展报告》由中国节能协会指导、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为《报告》联合作序,专家在序言中指出,“本报告对 2020-2022 年期间全国碳市场、试点地区碳市场、中国自愿减排机制等相关的各项制度、机制进行回顾,并对欧盟新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进行分析,可以为行业内相关从业人员加深对中国碳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新的问题的理解。”

标准发布


《近零碳产业园建设与运营规范》、《近零碳社区建设与运营规范》标准发布

《近零碳产业园建设与运营规范》、《近零碳社区建设与运营规范》标准是由海岸集团联合了深圳寰智绿色发展及众多知名科研机构,聚焦工业园、社区两大城市主体,创新开展了全生命周期近零碳产融新城建设,编制了涵盖拆除、规划、建设、运营全流程的近零碳产业园建设与运营规范,从而形成了近零碳社区建设与运营规范等两项标准文件,形成了涵盖200余项技术的专项方案和管理清单,打通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全链条。


大会碳中和


本次论坛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提出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倡议,助力碳中和目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根据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的相关方法核算,本次论坛产生的碳排放为70余吨二氧化碳当量,主办方通过购买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实现碳中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于洁处长为本次论坛颁发碳中和证书,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挺代表主办方接受证书。


国家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领导、碳中和领域专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代表、双碳领域相关的服务机构代表及媒体代表五百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